雷军怒了!

↑ 点击上方“电动智家”关注我们。 ☆别忘了加上“星”。据第一家新闻报道,11月16日,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连发多条帖子,表达对近期小米汽车安全争议的“愤怒”。这对于一向展现冷静优雅风范的雷军来说,是一次非常罕见的“防守突破”。他在微博上坦言:“去年4月接受采访时,当我们谈到定义产品时,我说‘汽车首先要好看’。”这是否与“安全是基础、安全是前提”相矛盾?或者说,我们这次采访谈到设计的时候,我说轮子是最难设计的。这有什么问题吗?”雷军的声明主要是对断章取义的问题进行澄清。他附上了2023年和2024年发布的四张微博截图,重点强调了小米在汽车安全方面的投资和标准。在一位网友的评论中,他更直接地说:“网上很多人为了证明小米汽车对安全的重视,雷军晒出此前的微博截图为证。2023年12月28日,他在微博发文称:“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核心、最昂贵的部件,小米采取了最严格的安全标准。”2024年1月3日,他表示:“小米汽车最强调安全:被动安全、主动安全、电池安全、隐私安全、四重质保、全方位保护。”争议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。当时,在谈到产品定义时,雷军表示:“我们在产品定义中首先定义的是外观第一,有魅力的车是第一位的。”这句话最近又重新出现,并被断章取义,因为“小米汽车只注重外观,忽视安全”。雷军不仅反驳了这一说法,还表示:“我从来没有在这次采访中谈到了设计。“我之前提到设计轮毂是最困难的,但这有什么问题吗?”他问道。显然,他对自己言论的片面解读并不满意。雷军的强烈反应并非没有根据。从表面上看,小米汽车的表现似乎很强劲。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小米集团总营收达1160亿元,同比增长30.5%,连续第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。智能电动汽车、人工智能等创新企业表现尤为出色,销售额增长233.9%至213亿元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小米第二季度交付汽车81,302辆,使7月份的交付​​总数超过30万辆。小米汽车遭审查 近期,小米汽车频频提出“管辖权异议”多起消费者权益案件,请求将案件从当地消费者法院移送北京法院审理。这一策略被批评可能被用作“消耗战”的工具,进一步引发公众对雷军吸引小米汽车关注和争议的怀疑。小米进入的领域充满了问题和挑战。安全性和汽车外观并不相互排斥。然而,对于想要扎根汽车行业的小米来说,如何在舆论的漩涡中保护自己,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,是比处理“断章取义”更紧迫的问题。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请注意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来自社交媒体平台和信息仓库。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仅提供存储服务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